移动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校园
黄金时代|我的昆华情
作者:办公室 来源:昆明一中 日期:2015-06-05 点击量:30912 字体: [] [] []

与一中邂逅是在2000年的那场大雪中,那时随父母到友人家做客,第一次走进了这所神圣的百年老校。还记得英语角那蘑菇状的石台在白皑皑的雪中格外显眼,我怎么也没想到,十几年后,这里竟成为了我回忆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三年昆华人,一生昆华魂,我与一中的感情,不知从何说起,但却一往情深。

为了兑现一个小伙伴没有信守的承诺,我一个人带着一份复杂的心情步入一中,努力地摆脱畏惧和胆怯,竭尽全力地去融入新的环境。

那时候,对一中最美的回忆,要数那些粉红色的海棠花,它和我们一样,带着一点稚嫩和青涩,染红了整个校园。

那时候,我们恰巧成为了一中一号教学楼的最后一批使用者,每天在狭小的教室里上学、放学。对高一最深的印象就是那本“岳老师语录”——家校本,每天一翻开家校本,我就会习惯性的在开头写上“岳老师说:”,等着记载老师一天的语录。

高一是最单纯的一年。

那时候,最好奇的就是goddess张颖老师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穿上重样的衣服,最欢乐的就是数学王佳文老师在课堂上的一曲高歌,最感激的就是语文杨杰文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写的“大事记”,即使每周一收的大事记让我们不得不在周日的晚上重新过一遍这七天,但是一年以后,这本记载着点点滴滴的小本子,却成为了我回忆高中最重要的依据。

那时候,同桌的学霸晓航花痴着物理冉老师,佳文的经典语录整理了一张信笺纸,QQ群还是我们交流感情的主要阵地,我在班级的音乐剧里饰演一个父亲还获得了最佳男配角,高考好像离我们还很遥远,期末考差了总觉得还有下一次机会可以弥补。

那时候,我们组建起来了“小团体”,我们因为座位安排成为了每天接触最多最近的人,久而久之,我们也变得心照不宣。记得那个时候我们都天真地把自己说成是一种动物,虽然很不情愿,但我还是默许了大家给我取的“猪”。

那时候,我们交流的内容还总是“谁要和谁坐同桌”、“作业借我看一眼”、“今天放学谁值日”、以及“放学打球”这些看起来鸡毛蒜皮,却值得我怀念一辈子的事情。

那时候,每天在一起聊什么都很开心,快乐是那么的简单,我们是那么的容易满足,在一起聊聊天都可以笑得人仰马翻。而现在,来到了大学,人是成熟了,想快乐,却没那么简单了。

很快,我们迎来了文理分班。来到了新的集体,有了新的开始。比起什么都不懂的高一,高二高三我们变得目标明确,生活也越来越精彩和难忘。

一中的老师,真的各个都特色鲜明。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们都不把老师叫做“老师”,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听起来很直接的称号,或者甚至是直呼其名,这些称号看起来好像是对老师“不尊重”,但其实,正是因为这样,才更表明了我们和老师的关系是如此亲近。

班主任lily,绝对称得上是最美班主任和最知心朋友。毕业后每次回一中都会和她合一张影放在社交平台上,下面的评论齐刷刷的都说我看上去才应该是个班主任,而她永远都像一个甜美可人的高中生。高三最后那段最辛苦的日子里,谢谢你为我们争取课间的活动场所,让我们得到放松;高考考场外,感动于身怀六甲的你依然坚持为我们助威。你在我们心中永远最美!

最喜欢的生物课,最喜欢的生物方方,段子一个接着一个,每一节课都上得我们欢乐无比。还记得第一节课上她和曹翔的对话,逗得全班哄堂大笑,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知不觉地我们就掌握了知识。当然,教过我们生物的不止方方,还有严谨细致为人师表的“廉奶”,让我们别听她的名字的“天舒”,以及“迷倒全班”,让人真的可以笑着上完一节课的“尚萌萌”。

最有气质的“型男”要数我们的老杨,最爱讲阅读和完形,每次都声情并茂,像演小品似的手舞足蹈,特别有趣。关于老杨,是坊间传言最多的一个老师,学生们有的说他什么都会,有的说他会十几种乐器,有的甚至说他以前是国际刑警……

当然不得不提的必须是我们的“全民男神”李天王,为什么叫李天王呢?因为他总是拖堂,所以同学们索性就给他取了一个“拖堂李天王”的称号。尽管如此,他仍然是我们最崇拜的男神。对物理的教学不用过多夸奖,就说他那个满腔热血的爱国情怀,每每谈到周边问题时他都变得义正言辞,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

最后得说说我们的霞姐,没想到一个化学老师竟然也是运动健将,还记得最后班级排球赛,霞姐还首发出场为我们班赢下了好多分。

各个极品的老师让我们受益匪浅,而一中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锻炼的机会。

永远都无法忘记的是运动会上,我们“二炮文工团”胸前佩戴着红花,唱着理二版“打靶归来”,整齐地跑过主席台,并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更无法忘记的是每次运动会的保留项目“扔沙坑”,只有运动会上,学生可以“反客为主”,让老师也尝一尝被“围追”的感觉;当然还有高考前一个月的排球比赛,我想没有哪个学校敢在高考前还组织每天一次的排球班赛。面对高考,我们的压力都很大,每天都过得很累,但也正是因为这样,那段时间所发生的一切才会尤其的刻骨铭心。

高二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组建了一中的网球社,当时真是“风靡一时”。很多学弟学妹都加入到了我们的社团中来,我们也因为这个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个时候每天放学都会在那个曾经的“红泥巴”场打球,在球场被推倒的那天,淋着大雨,我们还去挖了好多土作为纪念。

除了运动之外,一中的文化项目也是很有特色。之前说的高一的音乐剧《瑾然花开》,我饰演一个父亲得到了最佳男配角的奖项,该剧最终获得了三等奖。而高二的课本剧更是把我推向了人生中的“戏剧巅峰”。我们的课本剧不仅以第一名的成绩傲视群雄,更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我个人也再一次出演一个父亲,获得了最佳男主角。

2012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年级上的很多老师不知道怎么地都选择在这几年结婚生子。高中三年,光是教我的老师的婚礼我就参加过四个,并且教我的班主任全部都结婚生子。或许是2012届就注定会福星高照,希望这份福照会关照着每个人一生,老师或同学,都能永远幸福。

现在回到一中和学弟学妹们交流的时候,我还总会告诫他们,高考带给你们的不是一次结果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奋斗的这份经历,这份坚持,会成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份宝藏。要是挺过了高考,你完全可以用这份意志力去面对今后遇到的诸多艰难困苦。

正是借着一中给的这份坚持,让我在现在每次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不会轻言放弃。一中三年,我没有如愿以偿地到达自己梦想的大学,可我却能充满了力量去面对明天的挑战,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中的人,一中的物,永远都会是一股动力,推动着我前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称她为“母校”,一个可以称之为“母校”的地方,必定将温暖我们的整个人生旅程。

真的总会怀念高中的自己。匆匆那年,我们有着明确的目标,每天都可以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可是来到大学,看起来未来确实是会有无数种可能,但这反而使得我们变得茫然,变得不知所措。浑浑噩噩地度过一天又一天,圈子变大了,人却孤单了,渐渐地也就迷失了。可当初那句“当你走进一中时,你因一中而自豪;当你迈入社会后,一中为你而骄傲”却无时无刻地提醒着我,母校的恩泽我无以为报,唯有无时无刻的拼搏和努力,不让母校失望,也不让母校还关心着我的人失望。

一中给了我人生中最“黄金”的三年,我的昆华情是一种永远都说不尽的情愫。而今或许又到了一中海棠花开的季节了吧,我在北京,思念着那些花儿。

2012届校友彭程

2015年3月11日于北京交通大学